首页

免费踩踏区冰时代

时间:2025-05-28 18:15:55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40394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人民论坛)

“中非始终是命运共同体,中非高层保持密切交往,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亮点纷呈,国际协作日益紧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她表示,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非友好组织要聚焦中非人民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让合作成果广泛惠及双方人民,携手共促中非合作共赢。“中国将同非洲各国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

“砥砺奋进七十载 奋楫扬帆新征程——从南泥湾到兵团”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提升工业和创新领域合作水平,共同发展先进产业,加强技术和生产合作,包括民用航空制造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电子工业、冶金业、铁矿开采业、化工业和森林工业。为双方实施优先领域前景项目创造良好条件,扩大工业产品贸易往来并提高其在双边贸易中占比,助推两国工业现代化进程。

贾玲瘦了 减肥药概念股火了

会上,“风电光伏+治沙”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合作项目、国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大数据平台、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合作同步举行了启动仪式。

广州(琶洲)大模型创新服务中心揭牌

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版权保护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委员建议,加快落实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主体责任,构建行政主管部门、人民团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等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今明天北京晴晒为主最高气温34℃ 傍晚山区需防雷阵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